政策文件
近日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了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(2024—2035年)》,并发出通知,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。
19
2025/01
为进一步推广课程思政建设先进经验和做法,提高学校课程思政资源建设的数字化水平和共享水平,为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和研究提供资源保障和信息服务,由学校和新华网新华思政合作开发的“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平台”已于2022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并不断持续更新。本学期教师中心继续倡导和鼓励更多任课教师使用平台,以丰富课程思政素材选用、教学研究和示范共享。
15
2024/04
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大思政课”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,贯彻落实中共中央、国务院《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》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《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》和中共中央办公厅《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》精神,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,制定本工作方案。
10
2022/08
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,进一步引导促进教师不断强化思政育人意识,全面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和水平,根据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第二届课程思政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工作方案》,经自主申报、开课单位组织推荐、学校决赛评审等环节,评选出一等奖2名,二等奖6名,三等奖10名,优秀奖8名,优秀组织奖4名。
12
2023/06
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,贯彻教育部、北京市教委关于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各项文件要求,根据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第二届课程思政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工作方案》,学校将于6月10日举行第二届课程思政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决赛。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,请各参赛单位和各位参赛教师做好准备。
19
2023/05
示范课程
国家示范
国际商学院
教师:张新民
20631人
国家示范
信息学院
教师:华迎
22792人
国家示范
国际商学院
教师:刑小强
21841人
省级示范
统计学院
教师:陈全润
7463人
省级示范
英语学院
教师:金冰
7709人
省级示范
国际关系学院
教师:王宏禹
6508人
省级示范
金融学院
教师:冯建芬
7159人
省级示范
金融学院
教师:张海洋
6233人
研究成果
设计好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“大地图” ——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为例
高校依托内容丰富的学习资源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活动,关键在于厘清学习内容、落实主体责任、丰富学习形式,从而引领广大师生深入学习党的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、传承党在长期奋斗中铸就的伟大精神,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取得扎实成效。
加强财经类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析
课程思政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模式, 是实现 “三全育人” 的重要载体。 当前, 高校课程思政进入全面推进阶段, 财经类高校应把握经济发展的时代脉 搏, 强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 坚定 “四个自信” 新实践, 践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使命。 财 经类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,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, 坚持 “以学习者为中心” 的教育理念。 财经类高校应立足国家经济战略、 夯实财经理论、 紧密结合经 济实际, 通过思政资源融入、 教师思政能力提升、 探索多元化教学方式、 搭建育人平台、 加 强督查督导等路径, 切实提升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实效, 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。
新时代高校“课程思政”的涵义辨析与优化路径探索
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,承担着“立德树人”“培根铸魂”的根本任务。在高校的思政课建设上部署了一系列新的战略目标,“课程思政”这一理念应运而生。 “课程思政”与“思政课程”同心同向、协同发力,有助于培养“德才兼具”“才高行洁”的时代新人。文章对新时代“课程思政”基本含义和价值内核进行了梳理,基于当前“课程思政”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难点提出对策和建议,为推动高校“课程思政”发展和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经验浅谈。
探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实现路径
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、数理统计法、逻辑分析法分析出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: 部分高校对体育事业不重视,对体育育人价值认识不足;针对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提升的专业培训不足;与 思政建设相契合的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;对体育课程思政资源的发掘不全面、不系统。 建议:重视体育育人的价值 和优势,优化顶层设计,强化教师思政建设能力;体育教学部门应着力打造思政示范课程;进行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 改革,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;结合体育史、项目特征等充分发掘体育课程中的思政资源。
名师简介
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