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本校财经类专业公共基础课,《财政学》是研究以国家为主体的财政分配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。 通过本课程学习,学生应掌握财政税收基础理论以及财税问题的分析方法,了解国内外财政税收体制的异同,熟悉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的历程与现状,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。《财政学》课程还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责任,通过本课程学习,学生应逐步建立起国情意识、公共意识、法治意识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。
《财政学》课程特色主要体现在:一是强化课程理论与时政案例的契合度,紧跟国家大政方针,打造课程的时代性、内涵性。在已有教学内容中,已形成以财政支出结构、税制改革、公债、政府财政收支关系等为专业知识点系列教学案例,有效丰富了财政学教学内容。二是教学与科研密切结合,形成以研促教、教研融合的双轮驱动新格局,全面提升课程教学质量。例如,毛捷教授基于扎实的地方债问题研究,向本科课学生讲解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问题,深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理解,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。三是采用丰富多样教学模式方式,注重学生课堂参与质量,同时加强立德树人的课程支撑力度。